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(CRKP)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,其对头孢他啶-阿维巴坦(CAZ-AVI)的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,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。
本文旨在综述CRKP对CAZ-AVI耐药的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,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。
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,系统梳理CRKP对CAZ-AVI耐药的相关研究,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。
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,包括CRKP的流行病学、CAZ-AVI的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、CAZ-AVI耐药机制、CRKP的基因组学研究、CAZ-AVI耐药菌株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。
CRKP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,尤其在中国东部地区的耐药率更高。
中国抗菌药物监测网数据显示,2005年至2021年间,CR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上升。
CRKP的多重耐药性菌株分离率也逐年上升,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。
CAZ-AVI由头孢他啶和β-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组成,能够有效抑制KPC和OXA-48等碳青霉烯酶的活性。
CAZ-AVI被推荐为CRKP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,在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、复杂性尿路感染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疗效。
菌种产金属酶和丝氨酸酶导致CAZ-AVI耐药,尤其是B类金属酶对阿维巴坦不敏感。
KPC基因高表达和丝氨酸酶基因突变导致CAZ-AVI耐药。
膜孔蛋白缺失或外排泵功能增强导致CAZ-AVI耐药。
全基因组测序(WGS)技术能够检测到传统微生物学测试无法识别的耐药基因,揭示CRKP菌株的克隆关系和进化树结构。
CAZ-AVI耐药菌株通常具有多重耐药性,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。
CAZ-AVI耐药菌株对头孢他啶、头孢曲松、头孢吡肟等β-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,但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仍保持敏感。
部分 CRKP 对 CZA 耐药,耐药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率高。透析、机械通气和既往接受CZA治疗是CRKP对CZA耐药的危险因素。
列线图模型基于多因素分析,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、感染部位、耐药基因等,用于预测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。模型的验证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能力。对评判CAZ-AVI耐药的CRKP的感染危险因素直观易读。
CAZ-AVI耐药菌株能够通过质粒的水平转移在不同菌株间传播,如blaKPC-14基因通过NTEKPC-Ib元件整合到其他质粒中。
CRKP的高毒力克隆(如ST11)能够通过携带rmpA2和aerobactin等毒力因子的质粒进一步增强其传播能力。
延长CAZ-AVI的输注时间或增加剂量可能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。
联合使用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也被认为是治疗CAZ-AVI耐药CRKP感染的有效策略。
CRKP对CAZ-AVI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,需要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防控措施,以防止耐药菌株的进一步扩散。
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,以应对CAZ-AVI耐药CRKP感染的挑战。